胡婆婆的菜园子——资中县明心寺镇唐明渡村脱贫户胡志华的故事

胡婆婆叫胡志华,今年65岁,家住资中县明心寺镇唐明渡村,早年间因病、因残致贫,后在政策的扶持下顺利脱贫,并发展起家庭农场种植蔬菜。摆脱了贫困,实现了持续增收,胡志华心存感激,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过上红火日子,不给政府添“麻烦”。
政策送上门
看病不再贵
11月2日上午,深秋凉风中,记者来到唐明渡村见到了正在地里劳作的胡志华。胡志华的右腿因伤被鉴定为四级伤残,但干起活来,动作仍然很熟练。
胡志华介绍,家里除自己身体不方便外,丈夫王关荣还患有冠心病、胃病、心肌缺血,也是药不离身。为了看病,一家人没少花钱,家里的药瓶能摆满整张桌子。
“看病贵”是困扰胡志华多年的难题,也是其致贫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治病成了脱贫关键。
2014年,在享受了贫困户医疗保障政策后,王关荣和胡志华到医院住院看病的报销比例达到90%,仅王关荣每年看病的支出,就从5000元左右减少到2000元左右。如今,两人的病情已经好转,而且政策报销的部分提高,去医院看病已不是难题。
随着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进,胡志华家的住房也得到了改造。厨房重新装修了,旱厕也变成了干净明亮的洗手间。“都贴上了瓷砖,用水一擦就跟新的一样。”胡志华笑着说。
考虑到胡志华行动不便,当地残联还出资为她安装了无障碍设施,并且发放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。
明心寺镇残联理事长凌大建介绍,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,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,为促进残疾人脱贫奔康,残联对每一个困难残疾人制定了“一人(户)一策”的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计划,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。
编辑:曾小龙
记者:袁亮
【相关阅读】
- 稻田里的“致富经”——记资中县金龟村农村家庭能人廖松国(2020-11-05)
- 第一书记的“第一担当”(2020-11-04)
- 资中县金龟村:爱媛38号柑橘引客来(2020-11-03)
- 资中县狮子镇天池山村:村民家门口看文化惠民演出(2020-10-28)
- 资中孟塘镇梨园村:分享汤圆水饺 观看文艺表演 数百位老人集体欢庆重阳(2020-10-26)